辉煌成就庆祝国庆
砥砺76载,铸就时代华章。新中国成立76周年间,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76年风雨兼程,76年沧桑巨变。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第一.经济实力,从积弱到强劲的历史性飞跃
总量与贡献双高,“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超4.89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即便面对全球挑战仍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产业实力大幅跃升,工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粗钢产量达10.2亿吨,较1949年增长6449倍;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增长2209倍;汽车产量3011万辆,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崛起,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增长9.5%,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幅超35%。
开放格局持续扩大,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限制全面“清零”,2021年至2025年5月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6600亿美元,成为全球投资的理想之地。
第二.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引领的跨越式突破
研发投入与成果丰硕,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商业运行、C919大飞机投入运营、嫦娥六号带回月球背面土壤。
数字基建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民生科技贴近需求,AI医疗实现多病早筛,智能养老平台提供无感监测服务,社区智能应用让居民办事“一键通达”,科技红利持续惠及民生。
第三.民生福祉,从保障基本到品质提升的全方位改善
收入与就业稳步向好,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城乡收入比降至2.34,差距持续缩小。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1%,就业保障坚实有力。
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十四五”时期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累计近14万亿美元,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保障升级。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7亿人,基本医保参保13.3亿人,覆盖面稳定在95%左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0%,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846万人,构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恩格尔系数降至29.8%,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年均增长10.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492万辆增至2024年3140万辆,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达90%,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第四.绿色发展,从粗放增长到生态优先的发展转型
减排降碳成效显著,2021-202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相当于欧盟2024年排放量的一半。2025年5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番。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实现扩投资、促消费与节能降碳的有机统一,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76载成就辉煌,新的征程催人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正以更坚实的步伐、更开放的姿态,续写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优美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