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精神是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
2018-02-04 02:16:40
  • 0
  • 0
  • 0
  • 0

彭德怀精神是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

    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在瞻仰彭德怀故居时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自己的事,为党、为人民,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习近平言简意赅的语句明确,彭德怀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德怀亲民为民

    彭德怀出生贫寒,饱经磨难,对劳动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彭德怀从小饱受贫苦和磨难,十分痛恨人世的不平。1913年,湘潭大旱,塘坝干涸,官府、地主、商人囤积粮食,抬高市价。15岁的彭德怀参加了饥民闹粜(即强迫商人和大户平价粜米),因此遭到当地团勇的通缉,被迫离开了家乡。18岁那年,他投身了湘军。在湘军期间,他结识了黄公略、李灿等进步青年,并和20多个贫苦农民出身的士兵做朋友,以“救国救民”为宗旨,在部队中秘密组织了“救贫会”。在湘军期间,彭德怀经常到农民家中了解疾苦,当得知区盛钦仗势欺人,横行乡里,1921年9月的一天夜里派出“救贫会”人员秘密处决驻地恶霸区盛钦,同时贴出布告,公布其罪恶。从这些故事中看出,出身贫苦的彭德怀青少年时期就疾恶如仇,同情贫苦百姓。

    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指战员不仅要与大自然作殊死搏斗,还要同饥饿作斗争。走不到一半,筹备干粮便告断炊。茫茫草原,渺无人烟,饥饿严重地威胁着红军的生命。1935年8月,彭德怀忍痛叫饲养员杀掉了剩下的6匹牲口,其中就包括他的座骑——心爱的大黑骡子,就是这点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

    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大山沟里。雨季到来,霪雨连绵。他住的那间小板棚,头顶漏水,四壁淌水,地上也是流水。后来,朝鲜人民军派来了一个工兵连,要给彭总把小板棚重新修过,但彭总只叫他们修理好了通讯人员和警卫排的房子。上面又给彭总送来一只大电炉。每到晚上,电动机一响,屋子里立刻热烘烘的。半夜,等警卫战士们睡着了,他就把电炉移放到门口,炉嘴对着战士们的铺位,让战士们暖暖和和地睡得舒服些。战士们发觉后,就把它掉过去。可第二天早晨起来,电炉又转过脸来了。有时,彭总夜里办公,电炉不便搬动,他就把自己的被子、军毯、大衣,悄悄地盖到战士们的身上。彭德怀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的战士。

    彭德怀爱兵如子,对于烈士的家属、遗孤更是十分关照。这两位俨然彭德怀的半个女儿。一位是黄岁新,一位是左太北。黄岁新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女儿,左太北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的女儿。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指挥部队转移时不幸中弹牺牲,黄岁新仅8个月;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辽县指挥八路军总部突围时不幸牺牲,左太北仅2岁。在以后的岁月中,彭德怀像对待女儿一样经常把她们接到家里来住,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1956年11月16日,彭德怀接见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1957年11月,彭德怀率中国军事友好团访问苏联。苏联国防部给大家发了一点卢布,作为个人零用钱。彭总当时不愿收下,但把它退回去又感到不礼貌,最后还是收下了。随后叫秘书买了一辆列宁工厂出产的紫红色“吉尔“牌自行车,带回国去作为公务员、警卫员和司机等同志使用。

    彭德怀爱护群众,平易近人。1958年12月1日,彭德怀在国防部大楼接见了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300多名军队代表。接见后,彭德怀站在队前,亲切地问:“哪位是炊事员?”代表中的炊事员都举起了手。彭德怀接着说:“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愿意和炊事员同志合个影。”11位炊事员同志听到这句话,立刻站到彭德怀身边,欢天喜地地和元帅一起照相。

   彭德怀十分关心国家的建设,对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1957年,彭德怀同志给湖南《湘潭报》的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对农业的关心。

    1958年12月16日,彭德怀回到家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公社考察,他向社员们亲切地问候,细心地询问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回家当天,彭德怀路经黄荆坪时,只见几个民兵捆绑着一位老人正往公社走。彭德怀连忙喝止住,并问明了捆人的原委。原来,这位老人是为了保护流叶桥边的这颗古树,被扣上了反“大跃进”的帽子。彭德怀随即命民兵放了老人,并制止了砍树的行为。从此,彭老总桥头禁斧的故事也就传开了。19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之际,国家林业局等单位举办了“中华100棵名树”公选养护活动,将此树确立为“中华名树”,并命名为“元帅树”。

    1958年和1961年彭德怀两次回故乡期间,还去了“乌石学校”视察。“乌石学校”原是一所祠堂,视察期间,彭德怀为其题写校名“乌石学校”。1979年,彭德怀夫人浦安修遵照彭德怀遗愿,从彭德怀补发工资中,拿出一万元支持学校建设。从此,学校告别老祠堂,择新址而建,并增加设备,完善设施。1998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为“乌石学校”题名“彭德怀希望小学”。

    1958年彭德怀回乡视察期间,倡议在乌石峰的半山腰处修建一座楠木冲水库,用于稻田的灌溉。回到北京不久,便将自己的积蓄500元人民币寄回家乡,捐献给乌石人民修建水库。1961年11月,彭德怀再次回乡时,察看了这座水库,建议把水库堤坝加高加宽。如今,楠木冲水库不仅灌溉着一大片农田,还供给彭德怀故居一带的生活用水。

    1958年彭德怀回乡考察期间,除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一些问题让他深感忧虑,还有一件事情让他大为不安,那就是农村干部的领导作风问题。许多乡亲们向他反映,由于上面给的任务又急又重,基层干部的作风也越来越坏。不讲民主,强迫命令,随便打人、骂人的现象相当普遍,临行前,他为家乡干部规定了这“八不准”。

    随后,彭德怀来到平江考察,倾听群众呼声。在与人民群众促膝交谈时,一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负伤致残的红军老战士,在人群中悄悄递给彭德怀一张纸条。“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鼓咙胡”出自《后汉书》,亦作“鼓龙胡”,谓不敢公开言说,私下传语。彭德怀收到纸条后,说:这是人民群众多么沉痛的呼声啊,表示“我为人民鼓与呼”,随后的庐山会议上,彭老总秉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直言上书,由此蒙受冤屈,被迫离开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领导岗位。

    1958年11月,彭德怀同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延安。他与延安的乡亲们亲切交谈,与年轻的一代亲切握手。

    彭德怀给陈毅安烈士遗孀李志强写信。陈毅安:湖南湘阴人,出生于1905年。1927年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第8军第1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25岁。1958年,彭德怀应李志强要求欣然为陈毅安烈士题词: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毅安烈士永垂不朽。字里行间,既高度肯定了陈毅安烈士的革命精神,又无不倾诉着他对这位亲密战友的崇高敬意和怀念。

    1959年9月,彭德怀举家从中南海迁居北京西郊挂甲屯的吴家花园。在吴家花园生活期间,彭德怀与周围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使周围群众用上电,他曾自己掏钱把电引到周围14户居民家里。这是当时接电时使用过的电表。为方便群众看电视,彭德怀将自己的电视机搬至院内一起使用。

    1961年10月30日至12月25日,彭德怀第二次回故乡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写下了5份调查报告,并且,他亲自带头参加劳动,在家乡建立了个付劳不记酬的特殊社员户头,他的名字以一个普通社员的身份出现在乌石公社乌石大队的《社员往来账本》上。同时,他还参加了家乡的植树活动,并与群众一道开垦农田。如今,到彭德怀故居参观时,可以看到院内有彭德怀当年亲手栽种的柚子树,还有彭德怀捎种回来所种植的葡萄,以及故居门前,彭德怀1961年回乡时带头开垦的农田。这里本是100多亩砂石成堆的大荒坡,名叫黄泥大坪,如今已是旱涝保收的双季稻田。开荒时当地一位老师路过,看到饱经风霜的彭总挥汗如雨,深有感慨地说:“时人不识将军面,朴素无华田舍翁。真是农民气质的泥腿子将军呀!”

    1967年4月20日,彭德怀在精神和身体严重折磨的情况下,用“石穿”的别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建议将四川石棉厂流失的矿渣加工成钙镁磷肥,用于农作物的底肥。此时的彭老总身陷囹圄,惨遭迫害,却仍挂念着国家的建设,表达了他对抓好国家经济建设的殷切希望。

彭德怀求真务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真理、深入实际,才能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彭德怀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受到威胁之时,他挺身而出,为民请命,表现了一个革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崇高风范。

    1933年的第五次反“围剿”,由于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广昌保卫战失败,红军损失惨重。事后,彭德怀就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方针与李德发生激烈争论,指责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痛”,是主观主义,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极力反对李德不务实的做法。

    1940年10月30日——31日,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了百团大战中最艰苦的一仗——关家垴战斗。是役,全歼日军第4混成旅团冈崎大队600余人。图为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观察敌情,这里距敌军阵地只有500米。彭总就是这样一个务实的人,每每打起仗来,他总是要深入前线,亲自去掌握情况。

    1948年2月至3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起了宜川、瓦子街战役,取得了西北战场的空前大捷。包围宜川后,彭德怀带了副参谋长王政柱和几个参谋、警卫人员,到敌军的炮火射程以内观察敌军的防御工事。瓦子街是洛(川)、宜(川)公路咽喉。由此到宜川西南的铁笼湾,长约15公里。

    在狭窄的公路两侧,山高坡陡,沟深谷狭,遍布梢林,便于野战军隐蔽集结,进行野战。彭德怀察看地形后十分满意,说:“敌军如走这条路,可打他个措手不及。这真是歼敌的天然好地形啊!”但直到深夜,他仍在反复推敲作战方案。

    1951年4月9日,彭德怀司令员在朝鲜伊川郡空寺洞内的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司令部距敌军阵地不到一公里,几乎在当时所有现代化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内,加上敌人无休止地狂轰滥炸,空寺洞时刻处在一种危险之中。很多的参谋非常担心,甚至连中央都认为彭总的指挥所是否太靠前,而彭总却总是说:“带兵打仗千万搞不得瞎指挥,人命关天啦!”就是在这个山洞里,彭总成功地指挥了第五次战役,迫使对手进行停战谈判。

    彭德怀还十分关心海防建设,1952年至1955年,彭德怀用了3年时间亲自察看了北至鸭绿江、南至南海的海岸线,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踏勘万里海疆的第一人。

    1950年春,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在发放棉籽工作中,事前研究计划不周,工作缺乏具体指导和深入检查,听信某些带有旧作风的工作人员的意见,滥收棉籽,储存时又不注意,致使棉籽受潮发霉。对这一事件,彭德怀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认真的处理。此后,他多次以此为鉴,告诫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去,而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靠发号施令去指导生产。

    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彭德怀深入东北三省、西北五省、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考察。

    1958年12月,彭德怀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进行农村调查,为了便于听到群众的真实反映,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彭德怀没有住招待所,而是住进了彭家围子自己的旧居。当天晚上,公社和大队干部谈到今年粮食大丰收,吴公塘生产队亩产过千斤,彭德怀未敢轻信。他立即同干部们步行数里来到吴公塘田边,打着手电筒,蹲下身来,拔起一兜禾茬,数着一兜禾上有多少株稻杆,每个穗上大约有多少颗稻谷,细心计算着每亩地的产量。他对干部说:“我最近看过不少地方,有的讲亩产几千斤,上万斤,吹得很厉害。老实说,我是有怀疑的。我们当干部的,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搞浮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彭老总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在令我们感动。

    1958年12月19日,彭德怀在周小舟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麻纺厂、株洲钢铁厂等单位。图为彭德怀在株洲市麻纺厂调查时听取工程师和厂领导汇报情况。

    在家乡考察完后,彭德怀随后去了三十年前起义的平江县考察,和群众促膝谈心,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在平江了解情况后,彭德怀认为农民应以种地为主,不必费大劲去炼钢铁。在平江黄金坪回水湾一带调查时,彭德怀直接解散了一些公共食堂。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湖南省共解放了12000多个公共食堂,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彭德怀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深感到“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危害,他忧心忡忡。1959年7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西北小组上,作了七次发言,随后又致信党中央,反映“大跃进”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系统地总结经验,由此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这是彭德怀致毛泽东的信(即“万言书”)。

    “万言书”成为了彭德怀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所谓的反党集团的斗争,决定免去原职务。

    1959年9月,免职后的彭德怀举家从中南海迁居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在吴家花园居住期间,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开出了一分地的“试验田”,他根据报纸上介绍的增产措施,精心管理。麦子熟了,经过精收细打,一分地正好90斤。而彭德怀并不为他的丰收感到高兴,他眉头紧锁一计算,集体大面积种植必定要比一分地的试验田的产量要少,即便如此,一亩也不过900斤,按两季收成算,充其量不过2000斤,他用实践再次证实了当时的浮夸风。

    1961 年11月,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

    1961年彭德怀回乡期间,作了30多天的农村调查,在家接待了2000多位来访干部群众,并先后到湘潭县的3个区7个公社10多个大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写下了《乌石公社乌石大队的调查材料》、《湘潭县乌石公社金星大队今年全面增产》、《湘潭县乌石公社金星、新坪、乌石三个大队的手艺工人情况》、《湘潭县花石区黄荆坪集市贸易的情况》、《一个减产队的调查材料》等5个调查材料,供中央湖南省委参考。

   1965年11月30日,彭德怀忍辱负重,根据中央的安排来到成都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总指挥。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零二十五天,足迹遍布四川中部、南部及贵州的20个县、市的三线建设工地。这是他在西南三线指挥部工作时穿的布棉鞋。

彭德怀清正廉洁

    “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这是彭德怀曾教育后辈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清正廉洁风范教育和鞭策一代又一代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共产党员典范。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是彭德怀从红军时期以来始终坚持的八个字。从延安撤出后,彭德怀就命令取消了司令部的小灶。他说:“大灶吃啥,我就吃啥。”此后,司令部管理科的干部常因给彭老总改善下伙食遭到批评。一天,炊事员超过了伙食标准,以每条两千元边币的价格,在集市上买了20条新上市的黄瓜,想给他增加点营养。彭德怀知道后,严厉地责备了管理科的负责同志,吩咐第二天把凉拌黄瓜送给参加团以上干部会议的各个小组。5年后,彭德怀在一次谈话中还提及此事说:“黄瓜虽小,影响事大。在大家艰苦困难时,都吃苦没话说。可大家连饭都没得吃,你买几千元一条的黄瓜,事就大了”。

    1947年10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起了延、清战役,俘获了敌76师中将师长廖昂,彭德怀找他谈话,事后留他吃饭。警卫员端来一盆榆树叶做的面条,廖昂惊讶地说:“副总司令太辛苦了,早就听说彭副总司令生活简朴,万万想不到你吃这样的饭,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彭德怀沉下脸说:“这样的饭不好吗?中国老百姓吃不上这样的饭有的是。我彭德怀吃这样的饭已经是享受了。你们这些达官显贵看到这样的饭大惊小怪,觉得难以下咽,正说明国民党腐朽透顶,注定要被人民打倒。”谈话后,廖昂连声赞叹解放军,称彭德怀为英明的将领。

    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成立,彭德怀任主席。这时,彭德怀仍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和妻子住在军政委员会机关会议厅旁一间小小的休息室里。总务处的工作人员想给他调整住处,一再被拒绝。他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要说有一点长处的话,那就是不忘本。”他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为西北党政机关树立了榜样。

    建国初期,彭德怀的“吉姆”专车,是斯大林在他1952年访苏时送给他的。1955年,国家按规定分配给彭德怀一台。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机和警卫人员接到通知后都非常高兴,彭德怀说:“现在用的车不是很好吗,换什么!”之后,工作人员利用车辆检查保养的机会,暂时把车换过来,让彭德怀坐坐试一试。过了几天,彭德怀就问了:“怎么那车还没有检查保养好?”工作人员只好将原车又换了回来。

    永福堂是个小四合院,又窄又旧,前面归另一家居住,其他的都是公用。彭总的住处拥挤不堪,他的一间屋子是办公、会客两用;饭厅中间摆了一张桌子,围坐着吃饭时,四周就不能走动了。

    永福堂由于长期缺乏维修,门窗和廊柱的油漆早已脱落,斑斑点点,显得很旧。办公室天棚一角还漏雨,每逢下雨总是要湿上一大片。管理部门的同志对此很是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对房屋进行一次翻修和粉刷,都被彭德怀拒绝了。他多次嘱咐管理部门的同志:“你们要把心计用在国家这个大‘家’上,眼睛不要老是盯着我这个小‘家’,要把钱节约下来,先用于国家经济建设。”

    1955年11月初,副总参谋长兼哈军工院长陈赓大将在参加完辽东半岛反登陆演习后,为学院的校级军官授衔,学院副院长刘居英少将和副政委刘有光少将为全院千余名尉级军官授衔。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准备给彭德怀的侄儿彭启超授予上尉军衔,彭德怀以他德才疏浅、不搞特殊为由要求学院降其为中尉军衔,为此,彭启超还和伯伯评理抱怨。彭总说:全军近百万干部要授军衔,我只有牺牲你,才能服众。最终彭德怀顾全大局,为官清廉的表率打动了彭启超。

    1956年夏季的一天傍晚,彭德怀身着便衣,在警卫、参谋等人的陪同下,去北海公园游览。公安部门为了他的安全,通知公园闭园接待。彭德怀得知后,返身走出了公园,并对跟在身后的有关人员非常严肃地说:“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你们这样搞,是在群众面前孤立我们嘛。

    1959年秋,彭德怀被免职后,举家从中南海永福堂迁出,搬到吴家花园居住。临行前,他将崭新的蔚蓝色元帅服、狐皮军大衣、几件军装、几枚勋章,一幅何香凝惠赠的猛虎图上交党中央,并正色坦然地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彭德怀都不要”。

    平江干笋、火焙鱼、冬苋菜、豆腐汤,这是1958年12月中共平江县委为迎接彭德怀所设“接风宴”菜谱,简简单单的几个菜,彭德怀不但不介意,而且吃得非常开心。

    1958年彭德怀从乌石调查完回北京后,发现乌石生产队偷偷送了他一坛蜂蜜,心里感到很不安。本想将原物退回,又不方便投寄,于是折款30元寄回给家乡人民。这是彭德怀写给湘潭县乌石大队干部的信。

    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彭德怀写“八万言书”,曾三次自己出钱购买纸和笔。警卫参谋告诉他:“你屋里有纸也有笔”。他却说:“这是私事,不能用公家的东西写”。彭德怀在工作和生活上,一向公私分明,其清正廉洁的程度为一般人所想象不到。这是彭德怀撰写的部分军事论文手稿。

    彭德怀出生贫寒,在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之后,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双藏蓝色细棉纱袜,正是彭总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体现。1961年彭总回故乡做农村调查时,将这双袜子送给湘潭锰矿招待所服务员朱顺华同志,上面的补丁是彭德怀自己一针一线缝上去的。彭德怀还告诫她说:“这双袜子已伴我度过12个春秋。记住,一个人最紧要的是勤俭,惟有勤俭才能过得好日子”。

    1961年彭德怀回家乡调查期间,正碰上其弟彭荣华烈士的儿子彭康志结婚,弟媳想热闹一下,请伯父派小车接亲。他没有同意,说:“小车是公家的,怎么能动用它干私事呢?不能占公家点滴便宜。再有,这么搞,很不必要,会脱离群众。”弟媳听了劝告,从简办了儿子的婚事。

    彭德怀生活简朴,在吴家花园生活期间,他要炊事员把平时吃不完的青菜用坛子做成泡菜,作为他餐桌上一道主要的菜肴。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拔草除虫、整治菜地时,坐在小板凳或洗衣用的搓衣板上。

    1966年3月28日,彭德怀参观西昌螺吉山彝族畜牧场。牧场地处高山区,彭德怀为了解彝民的生活,在那里吃了一顿饭。回到西昌,彭德怀一打听,去了10个人,一共付了两元饭钱。彭德怀说,那是人家的血汗生产的,付这么少的钱不好,即写了一封信给畜牧场的干部。这是彭德怀写给西昌螺吉山彝族畜牧场田同志的便条。

    工作、生活中彭德怀对侄儿侄女要求极为严格。1966年11月20日,彭德怀在四川时以原名清宗写信给侄儿彭启超,教育侄儿注意团结大多数,“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应向高标准看齐”。

    这是1973年7月11日彭德怀写给侄女彭梅魁的信,这是他的最后一件手迹。此时的彭老总已到了直肠癌晚期,身体在精神、肉体、病魔的严重折磨下,正一天天地衰弱。信中写道:一身蓝布冬棉服,志愿军厚冬服均已破旧,另有两卷蓝线纹布,除作为还你六八年替我作的衣服外,作一条棉裤。我们可以看到:彭德怀的财产所剩无几。

彭德怀担当奉献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敢于担当、爱国奉献的精神流传青史,光照千秋。

    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彭德怀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马克思主义。在自述中,他曾这样写道: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国共合作失败后,国民党大肆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在这样一种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方聚集革命力量,和滕代远、黄公略、邓萍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人率红五军一、三纵队奔赴井冈山,于1928年12月,红四、红五军两大主力胜利会师,进一步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大为不安,调动湘赣两省6个旅,约3万兵力,以湖南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何键、金汉鼎为副总指挥,分5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会剿”,声称要把红军“一网打尽”,把井冈山“夷为平地”。1929年1月上旬,红四红五军召开柏露村会议,会议决定实行“围魏救赵”的策略,由红四军向敌人后方赣南进军,由彭德怀、滕代远带领红五军留守井冈山。会后,红五军党委连夜开会,彭德怀传达联席会议决定。委员们大感意外,彭德怀和滕代远向委员们解释说,现在大敌当前,应以保存红军主力和革命根据地为重。是我们自愿将自己的部队编入红四军的,是自愿留守井冈山的。最后,大家放弃返回湘鄂赣边界的要求,承担起守山重任。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部与二十倍之强敌作战,有力地配合了红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为保存中央红军主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彭德怀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在10月下旬召开的罗坊会议中,毛泽东提出东渡赣江、诱敌深入的战略决策,但红三军团的干部多不同意,他们反对过赣江,主张把战场摆在峡江一带,红一军团在赣江以东,红三军团在赣江以西,“夹江而阵”,分兵击敌,甚至提出一、三军团分家的意见。彭德怀坚定支持毛泽东的立场,并说服红三军团的干部不要只恋着自己家乡那块苏区,率领红三军团渡过赣江,投入到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从而避免了红军的分裂。一方面维护了部队的团结,同时也体现出了彭德怀对上级指挥部的忠诚。

    长征结束之后,即1935年11月3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指挥作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一军团、十五军团,共11000多人,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为参谋长。在恢复一方面军番号时,彭德怀提出为保留井冈山的旗帜取消三军团建制的意见,将原三军团列入一军团序列,即将十团、十一团、十二团编为红四师,十三团编入红一师。他这种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兵权的高尚品德,博得全军的敬佩,也为后来红军的缩编工作作了表率。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上海沦陷,华北前途未卜。15日,几个满怀抗日热忱的青年,来到晋东南前线沁县开村八路军总部驻地,求见彭德怀,希望得到他的回答。彭德怀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抗战的前途、山西的局面,表达了八路军要坚守华北,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的决心。彭德怀的讲话使来访的青年深受鼓舞,信心倍增。这是周立波所著的《彭德怀将军论抗战形势》,他把彭德怀的庄严决心传遍了全中国。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经8个月作战,被解放军歼灭71万余人。从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不得不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调集34个旅25万兵力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8日,延安各界举行了保卫延安万人动员大会。彭德怀在会上发表讲话,和大家一起振臂高呼:保卫延安,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陕北战场的战况,关系着中共中央的安危,牵动着全国的战局。12日,彭德怀主动请命,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2.6万余人在武器装备落后、弹药奇缺、物资供应不足等不利条件下,与胡宗南25万装备优良的军队周旋,采用蘑菇战术,45天内相继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共歼敌1.4万余人。随后1947年8月,又成功地指挥了沙家店战役,全歼胡宗南军整编36师6000余人,一举扭转了西北的战局,使党中央转危为安,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重书“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送给彭德怀。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悍然介入朝鲜内战,并把战火烧至中朝边界。10月1日,朝鲜首相金日成致信毛泽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朝鲜。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颐年堂对是否出兵援朝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中,仍有两种意见,打还是不打?彭德怀讲了自己的观点,即: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让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兼政委,迅速入朝作战。10月19日,彭德怀同志勇挑重担,坚决执行中央命令,率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历经三年,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拥有现代化装备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最后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

    1951年10月,朝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决定授予彭德怀一级国旗勋章。彭德怀得知朝鲜政府将授予他至高荣誉时当即表示拒绝,他说:“我有什么功劳值得授勋的,我不过在后方作了些具体工作,这个勋章应该授给那些战斗英雄。”为了这事,他还致电中央军委,表示不愿意接受勋章。最后在中央军委的电令下,彭德怀才在授勋大会上接受了朝鲜政府这枚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从这事中,我们也领略了一代将帅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

    在了解了彭德怀这么多的优秀事迹后,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能像他那样,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始终做到一心为民;是否像他那样,挺身而出,为民请愿,始终做到不惧权威;是否像他那样,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始终做到求真务实;是否像他那样,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始终做到敢于担当;是否像他那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始终做到艰苦奋斗;是否像他那样,勤政廉政,无私奉献,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能够形成一种“学习彭总高尚品格,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保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